席雪:選擇無痛分娩,需要什么條件?
席雪:選擇無痛分娩,需要什么條件?
轉載自育果孕育助手
關于分娩痛,現在有很多醫院都有關于分娩減痛的一些服務。一說到生孩子,首先大家會想到的就是生孩子會疼。但是也有一些人,對分娩過程缺乏了解,只是道聽途說,便認為分娩非常非常疼痛。那么,生孩子到底有多痛,育果孕育助手特別邀請知名母嬰護理專家席雪來給大家講解關于分娩疼痛的那些事。
順產是件幸福事兒
別被錯誤認識誤導
說到分娩痛,大家首先會想到的是分娩方式,分娩方式一般有兩種:一個是自然分娩,在臨床上也叫陰道分娩;一個是剖宮產。
在這兩種分娩方式中,或許很多的媽媽都存在著一些誤區。尤其是在若干年以前,一些人可能認為自然產陰道分娩疼痛比較厲害,而且持續時間比較久,要幾個小時,甚至十幾個小時。還有的媽媽說自己生了幾天幾夜,其實這是一種很夸張的說法。
所以很多人認為自然分娩,也就是陰道分娩會很痛苦,而有一些人就認為剖宮產很輕松,麻醉時間又短,痛苦又小,從手術室出來也看不出什么太多的痛苦表情。事實上,我工作這么多年的經驗,只想告訴大家,這是認識上的一個誤區。
其實自然分娩是一個自然的過程,而且是一個生理過程,并不是病。而剖宮產呢,也并沒有錯,它為了挽救母親和孩子的生命才采取的一種方式,所以剖宮產手術為什么要快,就是因為要在最短的時間內幫媽媽把寶寶生下來,可以避免發生一些生命危險。所以,剖宮產是挽救生命的一種緊急手段。
但是,我們并不希望媽媽因為疼痛而人為地選擇剖宮產。不能因為生孩子太疼了,干脆就避免這種疼痛,干脆就去剖了吧,這是一個錯誤的認知誤區。
但是,由于近些年來的宣傳,提倡自然分娩對母親和孩子的好處,很多孕婦的認知在不斷提高,也有很多人已經走出了誤區,希望能夠自己生。但是自己生產呢,又一頭的霧水,所以,我們就應該學習更多的知識。
生孩子會不會痛?到底有多痛
首先,我跟大家探討一下我們剛才說的第一個問題就是生孩子會不會疼?在我工作這么多年接觸中,我沒有聽說過生孩子一點兒感覺都沒有就生出來了的。事實上,生產的疼痛并不是什么壞事兒,它是給到我們身體的一些信號兒。告訴我們,寶寶可能要跟媽媽見面了。所以,其實它是一種好現象,要給到媽媽和寶寶的一種安全的保護,并給與我們充足的準備時間。
所以,生孩子會不會痛?我的經驗會告訴大家生孩子是會痛的!那到底有多痛呢?很多媽媽在產房生孩子跟我聊的時候,說的更多的是腰痛。腰疼是因為胎兒進入媽媽的骨盆,骨盆擴張壓迫造成的,這是一個比較普遍的現象,當然也有個別現象。所以生孩子到底有多痛,網上的形容詞特別多,有人說像打斷八根肋骨,有人說腰像折了一樣,也有人說像抽一根筋一樣的感覺。但是這些說法都不可信,如果要想感受分娩到底疼不疼,還是到產房去體驗一下。
另外,分娩疼痛的程度也是因人而異,每個人對待疼痛的痛閾值是不一樣的,有的人一點點的痛都受不了。但是也有些人即使痛得很厲害也能忍受。所以,分娩的疼痛也是因人而異的。
宮縮是怎么回事?有沒有規律可循
說到宮縮,如果是第一胎的媽媽可能沒有任何感受。有時候跟大家聊天的時候,有人問我什么是宮縮,其實我也不知道,我只能說等宮縮來臨的時候,你就知道了!只有自己親身感受了才知道。
而宮縮又分為假性宮縮和真性宮縮。
假性宮縮,也稱為敏感性宮縮,就是當我們走路的時候,翻身或者換個姿勢肚子發緊發硬的情況。這個時候如果媽媽的肚子不疼就是假宮縮。在懷孕36周左右,這種狀況可能會更明顯,散步的時候走著走著,突然肚子揪一起了,呼一下兒起來了,但是特別快,一下就下去了,沒有任何疼痛。
那么和假性宮縮相對應的就是真性宮縮了。真性宮縮,也叫做臨產宮縮,在臨產之前當然有一個先兆,臨產宮縮是有規律了,和假性宮縮相比,它是有疼痛感的。
這時候的疼痛感怎么去形容呢?就像來月經的那種疼痛,帶一些臨產征兆,只不過就是疼痛感強弱的問題,間隔時間和持續時間不一樣的問題。如果懷孕37周以后,胎兒足月后有宮縮了,這就屬于正常的宮縮。
那正常的宮縮,是不是有規律可循的呢?絕大多數人都是遵循著這樣一個規律:循序漸進的,間隔的時間逐漸縮短,持續的時間逐漸延長,疼痛的程度越來越重了。
什么是無痛分娩?
打完無痛就真的不痛?
這時候很多媽媽問可不可以打無痛?是不是打了無痛就真的不疼了呢?關于無痛分娩的問題特別多,接下來我給大家講講分娩鎮痛服務,特別是無痛分娩術。
近些年來,各地醫院都在不斷開展無痛分娩這一項技術和服務。但是,我想跟大家說的是,其實對于無痛分娩的說法并不十分準確。對于無痛分娩,一般人理解的就應該是不疼了,實際上嚴格意義上應該叫分娩鎮痛。它只是把我們生產疼痛逐漸降低到一定的程度,降低到我們身體可以耐受的程度,不會再那么痛苦了。所以,無痛是根本不存在的,只是疼痛的程度有所減輕。關于應對分娩痛的措施,建議首選非藥物鎮痛。比如分娩呼吸法、陪伴分娩、音樂鎮痛,包括按摩,分娩球和變換體位等,就像世界衛生組織提倡的能不用藥就不用藥的原則。
但是,需要說明了就是,分娩鎮痛技術也不是每家醫院都開展的。建議有需求的媽媽一定要提前了解自己所選的分娩醫院是否有這項技術服務。
無痛分娩,安全嗎?
其實,分娩鎮痛和剖宮產手術的過程類似,剖宮產手術那么多人都通過了,分娩鎮痛的安全性也不言而喻的。但是任何一項技術的開展都不能說是百分之百安全的。所以有些媽媽會擔心鎮痛藥會不會影響到胎兒的健康,這也是分娩陣痛和剖宮產手術麻醉的不同之處。所以,對此大家盡管放心,這事兒是大夫必須考慮的,媽媽們是多慮了。
事實上,分娩鎮痛藥物的劑量真的很少。其實打完分娩鎮痛后,從臨床上要求就是應該不影響媽媽的活動,不能影響宮縮和產程,那么醫生會把關,麻醉師也會密切觀察。
進行無痛分娩需要什么條件?
關于分娩鎮痛,媽媽不要有太多的疑慮,記住下面幾點就夠了!那如果您所在的分娩醫院提供分娩鎮痛服務,那就需要滿足這些條件:
①準媽媽本人有意愿,可以在臨產后向醫務人員提出;
②在醫生和麻醉師檢查評估,看看是否符合麻醉的條件。符合條件后,麻醉師會跟家屬交代病情,然后簽訂麻醉手術同意書就可以實行分娩鎮痛的這種技術服務了;
③就是在施行麻醉操作的時候,媽媽一定要在助產士或護士的幫助下擺好體位,即身體弓的像蝦米一樣側身躺著,越彎越好。在麻醉操作的過程中,媽媽身體千萬要保持不動,以免發生麻醉意外!
掌握了上面這些知識之后,剩下的就交給醫務人員好了,遇到問題可以向麻醉師或者助產士護士進行詳細的咨詢。
緩解分娩疼痛的方法大盤點
接下來我來講解一下,減輕自然分娩疼痛,具體可以做什么。首先,媽媽們要做好充足的心理準備,生孩子呢,心里當然要強大,不要被一些道聽途說的傳聞所嚇倒,所以我們首先要樹立信心和信念,學習更多的分娩知識,,學習一些減痛的方法與技巧。
但是分娩分為四個階段,不同的階段,配合的方法是不一樣的。但是不管在哪兒生產,生孩子都分第1產程、第2產程、第3產程。那么,每個產程應該如何去加速產程減輕疼痛,讓分娩更輕松呢?
第一產程:宮口擴張期減痛技巧
第一產程的技巧,用幾個字來說特別簡單就是平靜,放松,避免緊張。孕媽媽可以看一些喜歡的電視劇或者喜劇,也可以聽聽音樂。盡量不要擔心和焦慮,提前要做好充足的思想準備,時刻提醒自己生孩子是個生理現象,對于疼痛,我已經準備好了,讓自己平靜放松,不要緊張,還可以采取更多的方式來分散注意力。
進了產房以后,孕媽媽有丈夫的陪產,也有醫院助產士在旁邊。所以,不是準媽媽一人在孤軍作戰,不用緊張,不用擔心,這么多人陪伴呢!
當疼痛來臨時怎么做?
在第一產程當中,宮口剛開始開的小的時候,疼痛不是特別厲害。當宮口開大了比如開6個指以上的時候,可能就比較疲勞,疼痛也加劇了。此時的媽媽是需要提供更多的減痛技術服務和幫助的。
等到了宮口全開的時候,其實最難受的時候已經過去了,疼的厲害也不會再往前加重了,已經到頭了,馬上進入沖刺階段,即第二產程。
我多年以來在產房接生包括陪產的經歷,告訴大家在第一產程的經驗就是保存體力。因為生孩子是一個消耗體力的活兒,尤其是第二產程是需要賣力氣的。為了不讓呼吸紊亂,大家可以將注意力全部調整呼吸上,可以適當的嘗試著練一練閉著嘴用鼻子深深的呼氣吸氣。
宮縮間歇時怎么做?
當宮縮間歇時,孕媽媽應該安靜休息,以恢復體力,因為生孩子是會消耗體力。如果不吃不喝的話后邊兒就沒有勁兒了,就走不動了,這時要吃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比如喝點兒湯湯水水的東西,盡量不要給帶煮雞蛋進去。喝水呢,可以喝普通的白開水,運動飲料和牛奶也可以喝,但是不要過分的依賴。
丈夫陪產時該做什么?
如果丈夫陪產,我建議丈夫一定要提前進行陪產的教育,需要進到產房學習,知道自己該做什么,能做什么。進入產房后不是說在那兒光看著,能夠給到媽媽最大的心里支持,這是丈夫要做的。
當然也要給到一些生活上的幫助,比如帶個小毛巾、大毛巾,給產婦適時地擦擦汗,幫產婦按按摩,揉揉肩,喂水喂飯,讓產婦心理上得到安慰,有一種安全感。
加速產程可以這樣做
目前分娩球已在很多醫院的產房廣泛使用,分娩球的作用就是可以加速產程減輕疼痛。分娩球的彈性可以使準媽媽身體肌肉放松,促使宮口擴張;可以分散注意力,增加舒適,減少對宮縮痛的關注;分娩球在使用過程中,上下起伏、左右搖擺,對準媽媽的腰骶部、臀部、外陰部起到間接的按摩作用,從而緩解宮縮痛帶來的不適,減少了陣痛藥物的使用。
(上圖為利用分娩球采取的姿勢)
準媽媽的身體、腰部、骨盆隨著分娩球的轉動,可以協助寶寶下降、入盆、旋轉,幫助媽媽順利分娩;分娩球的使用,可以使準媽媽的身體保持上身直立位,加上球的上下起伏,地心引力,可以促使兒頭下降,加速產程。
第二產程:胎兒娩出期減痛技巧
在第二產程也是有呼吸技巧的,也就是當宮縮來臨的時候,大吸一口氣,然后憋住氣,向下用勁兒。持續的用20秒25秒到30秒,直到自己憋不住了,把氣吐出去,然后再馬上換氣,再吸口氣再向下用勁兒。到了第二產程,我想說的是就是只需要用勁兒就行了。把勁兒用的好,一般在1個小時40分鐘,就能把寶寶生出來了,最長不超過兩個小時。
當助產士在給媽媽接生的時候,可能會有一些口令的引導。那口令引導就是說在沒有宮縮的時候再來用一點兒勁兒,那你就按著助產師的引導走就行了,但是有時候宮縮來了,控制不住想用勁兒,但是速度又不能快,這里能給到大家一種方法就是學會哈氣,就像跑累了,“哈哈”地把氣哈出來,那就不要用勁兒了,讓孩子緩慢的娩出,這樣就可以減少一些損傷。
第三產程:胎盤娩出期,產后觀察期
從胎兒生出到胎盤排出的一段時間,初產婦與經產婦相似,一般需要5-15分鐘,產婦要保持平穩姿勢,娩出胎盤。
最后祝愿所有的孕媽媽都能順利分娩!
本文來自 家家月嫂:www.gdjykz.com(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